23 2022-03

丁昆源家庭

来源:
系统管理人员


微信截图_20210209155347.png

在青浦区夏阳街道桂花园小区居住着这样一对老年伉俪,他们年轻时参军入伍保家卫国,退休后痴心社区“三尺讲台”,发挥光和热,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他们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大家庭其乐融融,幸福和睦。这就是退休党员丁昆源、丁永珍家庭,曾获得2014-2015市级五好文明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老丁伯伯本人曾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基层理论宣传先进个人” “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绿色青浦”建设功臣和“青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今年84岁的老丁伯伯和爱人都当过兵,结婚后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丁阿姨的身体远不如老丁,经常需要人照顾,老丁伯伯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爱人,只要家里能操办的家务活都揽在自己身上,出门办事之前总要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才肯安心。夫妻二人一起出去,老丁伯伯总是牵着丁阿姨的手,相互照应。他们继承了军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现在的住房是1994年买的,家具也比较陈旧,穿着打扮从不讲究,很少外出旅游,平时选择公交出行。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老丁伯伯1950年参军入伍,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曾荣立三等功3次,荣获嘉奖无数,并曾驻军西藏,先后任空军飞行大队副政委、政委等职务,1968年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集体接见,并获得有毛主席头像的像章和证书。丁阿姨1954年参军入伍,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空军医院、空军2军军部等单位担任护士、儿科医生等职,每当她在抢救需要输血的儿童时,既是军人又是医生的丁阿姨总会义不容辞地献血,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他们转业后被安排在企业工作,也从没有找上级提过要求。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两个儿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从小遵纪守法,长大后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家庭和谐,孝老爱亲

老丁伯伯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因大儿子家庭原因,大孙子一直由老丁伯伯夫妻二人照料,现在也已参加工作。对于两位老人给予大儿子家的照顾,小儿子和儿媳从不计较,从无怨言。两个儿子对两位老人非常孝顺,有时老丁伯伯外出讲课,丁阿姨有什么不适一打电话,大儿子就马上回家照顾母亲,老丁伯伯两次住院也都由大儿子照料。小儿子、儿媳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双休日也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两位老人,周边邻里都夸老丁伯伯夫妇好福气。

热心公益,无私奉献

老丁伯伯夫妻二人都是社区的老党员,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公益的心。丁阿姨参加过社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经常为社区讲课,编健康歌曲等。后来虽然身体不好,但仍然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积极进行卫生、拆违等工作宣传。老丁伯伯先后加入夏阳街道讲师团、夏阳街道党员中心志愿者宣讲队、青浦区委宣传部时政讲师团,从2005年开始至今,他结合形势,结合党的中心任务,结合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写出讲稿76篇,累计近50万字,开展宣讲570余场,听众达4万多人次,覆盖了夏阳街道各社区、农村、两新组织、侨联、学校等40多个单位,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1080小时。为了更好地备课,他常常要翻阅大量报纸、杂志和书籍,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现状,摸透实情。家里人都非常支持老丁伯伯参与公益活动,只要一有讲课任务,丁阿姨总是催促他赶快出门,不要延误讲课时间。有人问他在宣讲事业上打算何时“退休”时,他说:“宣传党的理论,是我一辈子的事,只要身体许可,我将永不退休。” 疫情期间,二位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天天都在关注疫情,与党和人民心连心。他们坚决执行区委、区府和街道、社区的各项规定举措,向党组织交特殊党费,以微薄力量支援抗疫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