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上海长宁”,百年新华路上,全国首家无障碍酒馆悄然落地,隐于“新华FICS365”园区一隅,和谐地融入社区日常。代替台阶的平缓斜坡、都是圆角的桌子、盲文室内格局图、画有手语指示图的白板、宽敞的动线,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
夏玉杰是无碍理想酒馆的创始人。中学时,因一次医疗事故,他左手萎缩,失去功能。从此,他开始了解无障碍文化,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但他想为残障人士做些什么的念头从未停止。今年初,夏玉杰开始打造“无碍理想”。经过不懈努力,这个全国首家“无障碍酒馆”正式落成。
显然,开办“无障碍酒馆”靠的是夏玉杰自己的情怀。事实上,建设无障碍环境,已是法律的刚性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部法律已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立法,虽然属于“小切口”立法,但意义大、影响广。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因残疾、年老、年幼、生育、疾病、意外伤害、负重等原因,致使身体功能永久或者短暂地丧失或者缺乏,面临行动、感知或者表达障碍的人员及其同行的陪护人员,为其自主安全地出入建筑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通行道路、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和条件所进行的相关活动。
多年来,人们关注的城市建设发展话题中,始终包括营造无障碍社会生活环境这个内容。但如何更好地让无障碍环境建设覆盖更多群体,需要更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更多可看见、可触碰的盲道、坡道、盲文等无障碍设施不断建立和完善,必将使特殊群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人们对无障碍环境的要求已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这显然是更高要求。据统计,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为此,打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老年人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不仅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更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愿更多“无障碍酒馆”让生活有“爱”无“碍”,社会必将更文明、更和谐。(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