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端午将至,粽叶飘香,眼下正值粽子制作销售的高峰期,中国各地琳琅满目的粽子也充满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上海不少店铺的粽子进入销售高峰。在南京路上的一家老字号,粽子窗口前排起长队。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米粽深受欢迎,晋祠米粽的关键是当地的晋祠江米。每年五月初五,当地人都会以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方式过节……
端午节,现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极具中国特色,只因楚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忠孝情结延续至今。端午节当然也是吃粽子的节日,它是该节日的重要载体。不过,粽子中所包进去的美味之“馅”,一定要让它更多地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香”。
屈原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的精神,就是宝贵的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他以高贵的人格谱写了伟大的诗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忠厚、仁义、忠贞,以及不受恶浊世风的习染,不随风漂流,不做不合理“潜规则”的奴隶,不同流合污,宁死不污,为理想而死,矢志不渝的气节,即是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如今过端午节,吃粽子和旅游,快成了主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似乎被一些人忽略了,文化味儿也逐渐淡。可无论如何,粽子的“馅”就应飘出传统文化之“香”,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也许,过节的意义并不限于节日当天,更在于它是我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我国的每个民族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着某种精神。
就端午节来说,除了吃粽子、插菖蒲、拴五彩绳等寄托人们对纪念屈原,以及健康安全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传承屈原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气节,这是端午节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忠义、爱国、诚实、守信的写照。我们要用心去纪念和传承端午文化,继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当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注重把继承和创新联系起来,让粽子的“馅”更丰富、更饱满、更香甜。这就要勇于创新,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要多一些文化元素的创想,充实更多的精神文化内容。如此,就会使端午节每年过起来都有新意,也就能让端午的粽子更多飘出优秀传统文化之“香”。(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