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在听闻拉孜受灾的消息后,以迅疾的行动诠释了何为担当,何为奉献。他们的义举,不仅饱含着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厚谊,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与有力传播。
拉孜,在上海援藏拉孜小组的心中,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异乡概念,成为他们深深眷恋的第二故乡。长期的援藏工作,让他们与这片土地的人民血脉相连,情感交融。当灾害无情地降临,拉孜陷入困境,他们没有丝毫迟疑,迅速投身于救援行动之中。
这一义不容辞的果敢行动,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爱国” 与 “敬业” 的真实映照。“爱国” 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祖国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同胞的深切关怀上。拉孜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遭受灾害时,援藏小组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祖国山河与人民的热爱。而 “敬业”,不仅是做好本职工作,更是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坚守岗位,勇于担当。援藏小组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在受灾的关键时刻,他们将敬业精神发挥到极致,用行动践行着对援藏事业的忠诚。
同时,这也是 “友善” 价值观的深刻彰显。面对受灾群众的艰难处境,援藏小组心中满是同情与关怀。他们将拉孜人民视为亲人,不顾艰难险阻,积极调配资源、组织救援,用温暖与希望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天。这种超越地域的友善,让民族团结的纽带更加牢固。
上海援藏拉孜小组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不同地域的人们遭遇困难时,不推诿、不逃避,积极伸出援手。如此,我们便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战胜困难。
相信在上海援藏拉孜小组的努力下,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拉孜必将迅速战胜灾害,重焕生机。而这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深厚情谊,也将在岁月中历久弥坚,成为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美好见证,激励更多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供稿:中国文明网上海频道 作者:张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