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如同一颗颗毒瘤,在网络和现实中肆意扩散,其危害不容小觑,因此,编造虚假信息必须受到严惩。
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无论是编造食品安全谣言,导致民众对日常饮食产生恐慌,引发市场混乱;还是传播不实的灾害预警,使得社会资源被无端浪费,民众陷入不必要的焦虑,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例如,曾有人在网络上编造某地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的虚假信息,引发大量不明真相群众的关注,造成当地社会秩序一度混乱,给政府部门带来极大的处置压力。
虚假信息还会损害公众的切身利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编造虚假的投资信息,诱导民众盲目投资,致使许多人血本无归;还有虚假的医疗信息,误导患者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延误病情,危及生命健康。这些虚假信息如同陷阱,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此外,虚假信息会侵蚀社会信任体系。当不实消息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对各种信息产生怀疑,无论是官方发布的还是他人分享的。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将被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猜忌。
要遏制虚假信息的泛滥,必须加大惩处力度。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个人和组织,依法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媒体和平台应加强自律,建立健全信息审核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只有让编造虚假信息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守护我们的社会秩序、公众利益和信任体系,营造一个清朗、真实、可靠的信息空间。让我们携手抵制虚假信息,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供稿:中国文明网上海频道 作者:张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