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疫情当下,上海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不少处于封控管理中的居民再次领会到这句俗语的真谛。
在黄浦区海潮公寓,有这么一位80后的党员志愿者,在来势凶猛的疫情面前主动承担起了公寓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他先后组建了居民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两支服务小分队,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发放抗原试剂、帮助政府发放保供物资等任务,架起居民与居委会、困难老人日常生活需求与商家购物平台之间的桥梁,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邻里的守护者”。他就是大家的好邻居——党员志愿者许科。
大楼内核酸检测现场,他是秩序的维护者
海潮公寓共30层,299户住,近600人。按照市、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在许科的带领下,志愿者及居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实行一梯一户制上下楼进行核酸采样,由志愿者团队维护现场秩序。
公寓大楼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紧邻马路,院内公共场地狭小,给居民们排队做核酸检测带来困难。在许科的带领下,志愿者团队通过学习其他老旧小区的经验,层层细化,制定出了一套核酸检测路线图,按楼层、按户室进行有序乘坐电梯的排队方案。先摸索,再总结。志愿者从顶层开始依次挨户敲门通知,电梯到达后再由志愿者帮助电梯运行,另由一名志愿者按序引导。居民下楼后,由指定志愿者领路并按规定线路排队,确保每人排队间距在2米以上。同时,另一组志愿者不间断对排队区及待采样区域地面进行消毒。采样结束后,居民以户为单位排队返回,志愿者则继续做好防范提醒与消杀等环节工作。另外,志愿者们还利用大楼互助群发布信息,实时掌握居民核酸排队情况,确保核酸检测人员排队时间在合理范围内。
温暖关爱,他是公寓内老年人和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海潮公寓的老人占比超过58%,买菜难、买药难的问题突出。起初,许科把家里的食物拿出来免费分享给老人,主动帮助老人网上操作买药。但是仅靠一己之力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之后他在微信群里发动大家互帮互助。在许科的号召下,公寓内许多居民,特别是不少年轻人都参与进去,纷纷向老年人伸出援助之手。疫情当下,大家虽然隔着门,却没有隔着心。许科特别关心大楼内的老人,他们中有的是抗战老兵,有的是曾经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还有为世博会提供过志愿服务的老人。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的鸡蛋、水果、蔬菜等物资,都由他一件件及时送到老人手中。
公寓内还有不少困难居民,买菜难、买药难是他们的烦心事。许科积极联系居委会和街道指定的供应商,利用互助群进行发布,帮助居民团购蔬菜,并协助居委解决居民买药、外出就医、新增阳性患者转运等问题,分担居委工作难点,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
防疫知识的传播,他是宣传员
针对公寓内不少居民防疫知识缺乏,对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了解不够的问题,许科及时向寻求帮助的居民耐心讲解两种检测的区别,对抗原检测出两道杠的居民,他耐心疏导,舒缓他们的恐慌情绪,并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汇报,引导疑似病例及时服用居委发放的莲花清瘟胶囊,做好防护,耐心等待复核。
许科特别注重志愿者的自身保护,自学疫情防控知识,观看视频教材,将防护小知识传授到志愿者队伍中,带领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流程。他把重点放在熟悉掌握穿脱防护服的工作流程上,志愿者带的口罩、手套他都要亲自一一检查。截至目前,许科带领的志愿者团队无一人出现抗原或核酸异常情况。
从3月24日大楼封控至今,许科已经为大楼居民连续服务了36天。虽然看他时有疲惫,但穿上大白,立刻精神抖擞,从不喊一声累,从不抱怨,以身作则。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可贵品质在他身上体现的凌厉尽致。
4月27日,海潮公寓已经从封控区降级为管控区,这与许科和他带领的志愿者队伍提供的周到服务密不可分。而大家的好邻居许科,仍冒着疫情感染风险带领着抗疫志愿者队伍,继续守护着公寓内邻里的安全。(口述:戴冰 整理: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