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3-01

凡人微光 | 守望相助,感谢有你→

来源:
上海大调研

2022年即将过去。此时此刻,无数医务人员依然坚守在第一线;寒风凛冽中,骑手小哥们穿梭在城市间;还有众多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为这座城市筑起温暖的屏障……

2022年的最后一天,和小研一起,回顾这些闪光的身影→

一线医护和病毒死磕到底

赵震宇是岳阳医院的医务处长,最近的主要工作是“拨拉人头”:哪些医生护士“阳了”,哪些人“阳康”可以返岗了,哪些科室人手不足,需要其他科室支援补位了……大事小情找到他,尽管嗓子嘶哑,响个不停的电话还是得接。

pic_001.jpg

“早上八点上班到下午五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换班时能透个气、喝口水”……

对于青浦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华娟来说,这场的“硬仗”她和“战友”们全力以赴,挑战不言而喻。“我还不想阳,哪里需要我我就会去哪里。”

pic_002.jpg

26日中午,新华医院儿急危重症科医生夏昊在儿科急诊上班时突然晕倒,CT显示典型病毒肺。原来,从18日感染后,夏昊仅在家休息了4天,就返回医院顶在第一线。

儿急危重症科主任朱晓东自责地说:“对不起他啊,真的,他是非常棒的医生,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瑞金医院内,经医务处调配,内科的许多医生到一线支援急诊,许多外科医生则来了发热门急诊。发热门诊李苹感叹,“现在全院一盘棋,不分内科外科了,正是有了他们的紧急支援,才能让我们顺利地把工作开展下来”。

pic_003.jpg

社区医生变“全能”医生

作为家庭医生的敖金平,在辖区内签约了一千多位居民,这段时间,敖金平的手机就成了居民们的24小时求助热线。

除了兼顾发热门诊和家医全科门诊,敖金平还担起了替阳性病人上门换药的工作。为了不耽误门诊工作,他选择牺牲部分午休和下班时间上门服务。

pic_004.png

“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最近消炎药吃过吗?”这是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姚裕忠这两周最常开口的问题。

从一名全科医生化身为防疫抗疫的“多面手”。上周五开始,面对激增的病患,姚裕忠又进入发热门诊坐镇。

pic_005.jpg

一个上午,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李莹的接诊量就达到了100多人。

由于同事们陆续感染,她恨不得自己“一个人掰成八瓣用”:看门诊,看发热哨点门诊,利用午休、双休日上门查看家庭病床签约患者,下班后再打3小时电话排摸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情况……

“没事尽量不要往大医院跑”,这是李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做好分级诊疗,是当前社区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服务好老百姓的“最后一百米”

“侯老师,我的快递药品在楼底下,能帮我取一下吗?”接到居民姚先生的紧急求助,侯仲华立即回应,“好的,半小时后放您门口。您好好在家休息,有什么需求跟我讲。”

侯仲华是桃浦镇金祁新城的一名社工,也是居民姚先生所在楼栋的块长。自从实行“块长制”以来,小侯便负责8个楼栋,担任“块长”,和楼组长、社区党员、第二梯队志愿者们一起,共同守护着小区1034户居民。

pic_006.jpg

49岁的荀秀梅是一名长护险护理员,在自己确诊后,她依然放心不下自己日常照护的老人。

“我自己在前期每天想办法帮他们多做准备,想着万一后面谁感染了,不至于一筹莫展。一个是准备感冒药、抗原;一个是葱、姜、蒜、方糖、柠檬,都给他们买好放家里,到时候可以让他们熬水喝。”

面对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人们,荀秀梅时刻将他们记挂在心里,“老人离不开我,我感觉我也离不开他们。”

pic_007.jpg

这一周来,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翔一直是一个人“时刻准备着”,没有紧急情况时,除了常规工作,他还要给有需要的老人们买菜、送饭或送药。

“有的老人需要血透,都是我们背下来的。当居民区的书记,平时干的就是这些小事!”面对居民区日常大大小小的事,潘翔从不推辞,“他们能这样信任我,遇到困难给我打电话,能帮到他们确实很开心。”

pic_008.jpg

尽绵薄之力守护城市

这些日子,来自本市各所高校的117名志愿者临时坐上了120话务席。其中00后志愿者占九成,均具有基础医护能力和疫情防控工作经验。

经过快速岗前培训,他们负责接听急救电话,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核实患者基本需求、分类优先等级等相关工作。

上午8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女生王贝宁不敢懈怠,把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全部省了下来。“自己多接通一个电话,就多给病人一份希望。”

pic_009.jpg

某电商平台宝山站点骑手牛小勇在上周接到一份药店订单,送货上门时却发现顾客已因体力不支而晕倒。

“本来准备打120,但是考虑到时间紧急,就决定亲自送去医院。”当时牛小勇背着顾客从三楼下来,同时联系周边骑手兄弟,把他的手机订单带走。

pic_010.jpg

2022年已接近尾声,由衷地感谢每一个为这座城市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