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市民修身系列活动向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征集承载一代人精神或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传家宝”,希望穿越历史烟云,带你感受不朽的传承。
投稿来源:市级机关 陈国权家庭
陈国权家的传家宝是一件官斛,这是他和爱人多年前在旧家具市场上淘来的。当时,陈国权在农口单位工作,因此对与“三农”工作有关的物件都有着深厚的兴趣,没想到,前几年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时,他意识到这是一件“珍品”,并保留至今。
官斛是古代朝廷发下来的标准量器,故曰“官斛”。官府向纳户征收田粮、佃户向田主缴纳租米,均用斛、斗、升来计量,一斛为五斗,约合现在的七十斤。官斛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直至清代,陶渊明说的“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就是一斛。过去漕粮运到京城,要检查数量,就是用这种官斛来称量,叫做“起米过斛”。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官斛、无锡市博物馆征集入库的官斛和陈国权收藏的官斛,四面都有刻字,文字用黑或红的颜色勾勒,分别为“官斛”“苏州府丙记”“奉院司道仰府较同”“仁字伍号”,均为繁体楷书。根据这些文字分析,陈国权家中的这件官斛是苏州府的量器标准件。
今天观赏官斛,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丰富的粮文化,也可以从另一侧面了解中国社会变化的巨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可见国家对粮食问题的重视,这既是国情的需要,也有历史的继承。
珍藏的官斛,不仅是粮食制度建立与完善中的一个缩影,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历史见证。
“寻找传家宝”报名方式
征集对象: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
作品内容:1.反映家庭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的深厚情感;2.反映家庭成员(特别是父辈、祖辈)在建党百年历史中的动人瞬间;3.反映家庭成员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图景;4.反映家庭成员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见证上海日新月异发展的切身感受。
应征途径:1.视频及简要介绍发送至邮箱wmb2021@163.com;2.若无法直接以视频形式报送,可将文字或照片线索,邮寄至“徐汇区高安路25号活动指导处收”,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