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2-03

寻找传家宝第96集 | 珍藏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两上战场老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见证

来源:
系统管理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市民修身系列活动向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征集承载一代人精神或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传家宝”,希望穿越历史烟云,带你感受不朽的传承。

投稿来源:静安区妇女联合会 汤世隆家庭

汤世隆家住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协和居民区,他是参加过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老英雄,妻子王爱珍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他家中的传家宝是珍藏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1937年,汤世隆出生在江苏吴江的一户普通农家,家中三代贫农,母亲一个人把兄妹三人拉扯大。汤世隆说,“贫苦既是一种苦难,更是一种化了妆的‘财富’。它教会我兄长应该如父,催促我少年立志入伍参军,学本领、去战斗,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对国家有用的人。”1952年7月,汤世隆参军入伍,他迅速融入了部队的大熔炉生活,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被保送至陆军指挥学院深造学习。6个月后,他进入新型炮兵团,奔赴朝鲜支援作战部队。

pic_005.jpg

回忆起当年的战斗,80多岁高龄的汤世隆仍心潮澎湃,当时朝鲜气候严寒,部队驻扎地又极度缺水,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高粱米饭,“穿过鸭绿江,天上密密麻麻飞的都是美军飞机。”汤世隆回忆,一个师出征,最后回来的战友只剩下三个连。残酷的战场让汤世隆迅速成长,他在炮火的洗礼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抗美援朝胜利后,汤世隆从炮兵部队转为铁道兵,复员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当中。

在铁路部门工作期间,汤世隆与王爱珍相识相恋,结为伉俪。然而,好景不长,抗美援越战争爆发,汤世隆忍痛舍下已经怀孕5个月的新婚妻子,再次响应部队的征召,编入炮兵部队赶往越南前线。这一去就是4年。

pic_008.jpg

1968年,汤世隆再次光荣复员,返沪后在上海铁路总公司公安科任职,他最感念的就是妻子王爱珍。在汤世隆为国出征的日子里,王爱珍独立抚养女儿“越放”,既是贤内助,也是优秀勤恳的工作者,退休前在邮电五二〇厂工作,她助人为乐、不计回报、备受称道。退休后她被居委会返聘,任太山二村调解主任,调处大小纠纷近百起,优秀事迹频频见诸报端,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pic_009.jpg

汤世隆一边认真工作,一边默默支持爱妻,夫妻二人一个甘为人民的勤务兵,一个愿做人民的调解员。他们坚持言传身教,女儿也被培养得十分优秀。夫妻几十载相濡以沫,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居民讲述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故事,如今,四世同堂的一家人相爱相亲,生活美满又幸福。

珍藏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激励后辈传承忠于党、忠于人民,爱社区、亲仁善邻的家风家训。

“寻找传家宝”报名方式

征集对象: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

作品内容:1.反映家庭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的深厚情感;2.反映家庭成员(特别是父辈、祖辈)在建党百年历史中的动人瞬间;3.反映家庭成员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图景;4.反映家庭成员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见证上海日新月异发展的切身感受。

应征途径:1.视频及简要介绍发送至邮箱wmb2021@163.com;2.若无法直接以视频形式报送,可将文字或照片线索,邮寄至“徐汇区高安路25号活动指导处收”,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