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2-03

寻找传家宝第89集 | 一张坦克上的老照片,重现一代女坦克兵的飒爽英姿

来源:
系统管理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市民修身系列活动向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征集承载一代人精神或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传家宝”,希望穿越历史烟云,带你感受不朽的传承。

投稿来源:黄浦区五里桥街道 马桂丽家庭

家住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马桂丽,家中的传家宝是一张她作为女坦克手在坦克上的老照片。年幼时为了躲避战乱,马桂丽跟着家人从广东汕头逃难到上海。刚到上海,母亲就染上了疾病,当时年仅8岁的马桂丽为了生计,开始到处打工、养家糊口。这段经历使她早早踏入社会成熟起来。

pic_001.jpg

抗美援朝时,马桂丽坚决报名要加入女坦克手的行列,她的文化程度低,晚上便经常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复习各类教材。凭着勤奋好学,马桂丽最终成为了一名三级坦克驾驶员,并与战友们一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三周年阅兵式,两次荣立三等功。

pic_002.jpg

1954年,马桂丽复员回到上海,被分配到上海缝纫机厂,在工业战线的建设中逐步成长为一名群众威信很高的基层干部。5年后,她与仍在部队工作的战友金忠华结了婚。金忠华在部队时负责坦克修理工作,两人虽然是战友,但在马桂丽复员前仅仅认识,并无深交。马桂丽回到上海后,两人开始了鸿雁传书,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促使他们的战友情升华为爱情,最终,他们俩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结婚当晚,由于工作上的事情,马桂丽不得不紧急返回厂里,只留金忠华一个人。那时正好是公私合营时期,马桂丽处处以身作则,带领大家苦干实干,哪怕之后有了身孕,还挺着大肚子坚持到厂里与职工一起加班搞技术革新。

pic_003.jpg

结婚后,金忠华也迅速回归到了一线工作。某天,浙江宁海联营厂来电报称,一批出口产品不合格,急需派人处理解决。当时临近春节,金忠华便劝说单位的其他同志留在上海过年,只身一人前往。谁知路上高血压病发作,他带病坚持赶到宁海,忍着病痛解决了问题,却“中风”昏迷在厂房。单位闻讯后,立即安排两位同志陪同马桂丽前往宁海。丈夫尚在病危中,马桂丽却劝陪同她来的同志回家过年,自己留下来照料。有人不解地问,丈夫是因公出差得的病,该由单位关心和护理,为什么把困难揽到自己身上?她却满怀深情地说:“丈夫是我抗美援朝的战友,夫妻的爱、战友的情、共产党员的本性,促使我必须这样做。只要自己能承担,能克服,就不必麻烦组织和其他人。”

pic_004.jpg

马桂丽说,作为一名坦克兵,看到现在的军事装备,非常激动。相信祖国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攻克每一道难关,为人民带来更多幸福。

一张坦克上的老照片,重现了一代女坦克兵的飒爽英姿,激励后辈接续奋斗、矢志拼搏。

“寻找传家宝”报名方式

征集对象:在沪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类家庭

作品内容:1.反映家庭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的深厚情感;2.反映家庭成员(特别是父辈、祖辈)在建党百年历史中的动人瞬间;3.反映家庭成员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图景;4.反映家庭成员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见证上海日新月异发展的切身感受。

应征途径:1.视频及简要介绍发送至邮箱wmb2021@163.com;2.若无法直接以视频形式报送,可将文字或照片线索,邮寄至“徐汇区高安路25号活动指导处收”,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