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走遍世界的导游领队,也是深耕上海的城市推荐官,他对文明旅游有着独到的见解。当下,正值旅游旺季,8月1日,“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长宁直播访谈,邀请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领队管理部规划发展经理师文做客愚园路电台,与大家聊一聊如何践行文明旅游,尽享旅游好时光。
本期嘉宾
国家高级导游、上海城市推荐官、“上海硅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创街区推荐官 师文
访谈中,师文讲述了他从业近20年的旅游经历,并结合自身经验阐述文明旅游的重要性,积极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从世界回到长宁,只因热爱与责任
导游一直是师文热爱的职业,游览全球、看遍世界是他的初心和梦想。成为导游后,他曾带领游客走遍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对大多数游客而言,旅游可能是一次性的行程规划,如果通过我的陪伴和讲解,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感受到旅游的特别意义和价值,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师文如是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师文从小生活在长宁,亲眼见证了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文旅工作的日益丰富。近年来,社区治理把街区更新和本土文化的传承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武夷路、愚园路等多条长宁区内的百年马路也不断焕发新活力。于是,让更多居民、海内外游客从一个小巷、一条马路、一座建筑的角度重新解读认识更多面的上海,为家门口的文化传播工作出一份力,成了师文新的目标。师文觉得,当一个个小巷一条条马路收获前所未有的关注,城市文明也能得到滋养,这件事就很有意义!
文明的旅游环境需要共创
在师文看来,高品质的旅游追求的是深度体验和精神满足,是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去感受城市和寻求内心的宁静,而深度体验对旅游环境有着高要求,同时,文明的旅游环境是需要共创的。“比如,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大家安静地欣赏展品和争先恐后去拍展品的体验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师文表示,只有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文明,才会有文明的旅游环境,大家才有机会沉浸式地去看、去听、去感受!
针对旅游中容易出现的自助餐浪费等不文明现象,师文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法——与游客约定“君子协议”,不仅强调适度取餐的重要性,还会通过一些具体数据让大家直观感受浪费的严重性,让游客更易接受,提升自我约束力。此外,师文还给出了“文明旅游”四点建议:
尊重文化:要理解和尊重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风俗禁忌,遵守公序良俗。
保护生态:不要踩踏绿地、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要追捉投打、乱喂动物,少用一次性用品,及时清理自己产生的垃圾。
遵守秩序:参观各景点时,要遵守着装、饮食、拍照摄像等规定,要遵守排队秩序,不喧哗吵闹,不随意触摸展品,不涂刻、攀爬文物。
理性消费:购物消费要理性,支持当地可持续发展,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文明旅游和城市形象是共生共融的
由于经常穿梭在不同城市,师文亲眼见证了很多文明行为赋能和重塑城市基因的案例。师文坚信,文明行为对于城市是有反哺效应的,“当游客珍惜爱护当地景点,本地人会感受到认可与尊重,进而增强自豪感。”有一次,师文在西湖游览时,他随手捡起垃圾扔到垃圾桶,没想到旁边的环卫工人看到后,便主动和他分享雷峰塔最佳落日观赏点。师文发现,文明的心态、行为是可以滋养城市发展的,文明旅游和城市形象也是共生共融的。
作为城市推荐官,师文非常希望能够带领更多人去深度探访上海的各个角落,为大家推荐他走过看过的宝藏路线,去讲述上海的故事,让城市形象更加饱满多元。今年5月19日,他带着华阳社区的青年白领、新兴领域群体代表一起走了百年武夷路,一起感受街区更新的烟火气和生命力,感受现代和传统的碰撞,以及这条百年马路上建筑背后的红色历史。
针对社区可以践行的文明旅游理念,师文建议社区可以鼓励居民守护身边文化资源,增强责任感;多组织微游citywalk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知社区另一面,主动成为文明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文明旅游思维融入生活。
“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长宁直播间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直播间通过对话访谈,展现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真善美,传播文明风尚。截至目前,已有25位嘉宾走进直播间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