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5-04

清明前夕,申城举办相关主题活动

来源:
青年报·青春上海

清明到来前夕,申城举办相关活动。徐汇、浦东分别举行英烈祭、推进移风易俗等活动。与此同时,在崇明横沙岛,一场特别的海葬仪式在附近举行。

徐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

pic_001.jpg

4月1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2025年徐汇区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主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徐汇全区80多所中小学校120余名徐汇区“新时代好少年”代表、20名红色剧目讲解员及全国文明校园、上海市文明校园的学校老师代表齐聚陵园,以升旗祭扫、实践启航、沉浸演绎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精神血脉。

晨光熹微中,升旗仪式拉开序幕。祭扫仪式上,礼兵缓步入场,以庄严的仪式向革命烈士献上了代表徐汇区中小学校师生敬献的花篮——寄语“英雄烈士永垂不朽”,全体人员面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寄托对先烈的深切哀思。当《国际歌》的旋律响彻广场,全体人员依次缓步走近纪念碑,手持白菊依次献于烈士纪念碑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祭扫仪式后,“党的诞生地”主题实践教育“七个一”启动仪式在龙华烈士纪念馆序厅举行。现场发布了包括徐汇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个)、红色经典读物(28本)、红色文化讲座(45个)、红色影片(20部)等四方面红色文化资源项目,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姚黎红,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黄琴向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等6所文明校园教师代表赠送《“党的诞生地”主题实践教育——徐汇区红色文化资源清单》。

纪念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对话”悄然上演。6个点位、6段故事,红领巾讲解员们化身“历史讲述者”,带领观摩嘉宾与参观学生穿梭于展陈之间,用沉浸式讲解剧目演绎的方式,让革命先辈的形象跃然眼前,让历史“活”了起来,让红色基因“燃”了起来。

此次活动由徐汇区文明办联合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团区委、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等共同主办。

浦东发布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行为导则

pic_002.jpg

清明节前夕,为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弘扬传统美德,助力社会文明进步,由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浦东新区纪委监委、浦东新区民政局联合主办的浦东新区“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主题活动在前滩公园巷举行。现场正式发布《浦东新区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行为导则》。

活动开场,锣鼓书这一浦东新区国家级非遗艺术大放异彩,展现出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生动彰显移风易俗与新时代每个人紧密相连。紧接着,脱口秀《我们的婚礼》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深入阐述婚嫁习俗改革以及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实际行动,引发观众共鸣。

活动特别邀请了陆家嘴街道、潍坊新村街道、老港镇大河村、航头镇长达村的四位嘉宾,围绕“厚养薄葬、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家园清洁”分享实践经验。他们深入探讨移风易俗在乡风文明建设、婚嫁习俗改革、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红白喜事简办等不同领域的实施情况,全方位展示浦东新区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务实举措。

活动尾声,“移风易俗文明轻骑兵”带来精彩表演,宣传移风易俗理念,随后“移风易俗文艺轻骑兵巡演”正式启动。未来,他们将深入社区、农村,以文艺表演为载体,持续传播文明新风。

活动现场的文明新风市集热闹非凡。围绕“美好生活、文明倡导、文化传承”等主题,38家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

崇明举办“蓝色”葬礼

pic_003.jpg

清明前夕,一场特别的海葬仪式在崇明区横沙岛附近举行。

来自交运集团“沪航17号”轮船从吴淞码头出发,执行今年第19次特殊使命:前往横沙岛附近水域,进行一场海葬。轮船缓缓行驶在长江水面,船舱内,一场简短庄重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约一个小时后轮船到达目的地,肃穆悠扬的乐声中,195位家属依序走向甲板,将逝者骨灰连同芬芳的花瓣一起撒入大海。

这场海葬仪式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与交运集团上海客运轮船有限公司合力开展的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公益海葬项目。江浙沪居民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参与,并享受当地政府的绿色殡葬补贴。

“沪航17号”作为“海上告别厅”,已经为海葬服务了35个年头,本次航班又见证了来自苏州的101位逝者与海长眠,魂归自然。

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海葬推行的前十年,年均海葬量仅500例左右,但这一举措为后来者锚定了方向。截至2024年,上海的海葬航程已达979次,帮助8万多位逝者魂归自然,超31万人次在潮声中与亲人完成最后的告别。

除了这场特殊的“蓝色葬礼”,清明前夕,沪上高校师生也以自己的方式度过清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师生前往龙华烈士陵园,向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和立信校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师生代表向立信烈士校友周宝训、吕飞巡、黄秉乾敬献鲜花,向三位英烈鞠躬并默哀,表达对烈士的哀悼和崇高敬意。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吴可卿带来了红色微党课“信仰照亮前方,我与烈士同框”。国旗班学生王一帆、张世豪结合清明祭扫活动感悟以及在部队中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对英烈精神的理解。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代表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同学们特意来到三位烈士所在的馆区,瞻仰烈士遗物,仿佛与烈士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