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5-03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 文明主张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两会话文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文明网推出“两会话文明”专题报道,报道代表委员有关履职建言,陆续推送“文明主张”系列内容。

pic_002.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一起听听代表委员的心声。

进一步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

宋燕 

全国人大代表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

pic_004.png

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藏在”高校里。高校博物馆无论在教书育人还是文化传播上,既要体现学术魅力,又要发挥社会教育作用,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提交的建议是关于进一步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使其更好地赋能城市生活。

寻找戏曲的传统和时尚的嫁接

韩再芬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pic_003.png

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只有做好戏曲的守正创新,才能赢得时代的青睐,不仅要让年轻演员登上舞台,也要让年轻的观众走近舞台。以黄梅戏为例,当前,黄梅戏也存在观众群体断层、复合型人才稀缺、创新成本高等困境。我们要寻找戏曲的传统和时尚的嫁接,比如音乐、舞美设计以及服化造型,都可以与时俱进,戏曲的新编剧目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出路。

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连

汪万福 

全国人大代表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

pic_005.png

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是紧密相连的。防沙治沙、微生物防治等工作,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在新一轮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亟须加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支持力度,只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

舒勇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

pic_001.jpg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始终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与当下心灵的对话能力。我们要以当代视角持续创新创作,通过跨界联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今年全国两会,我将提出建立传统文化的人工智能体系的建议,推动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