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于7月启动开展“光荣与力量——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第十二届),日前获奖名单揭晓,在9月20日第21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再次掀起致敬榜样、学习先进的热潮。
赵东元、罗利军、严兵、施德华、胡传硕、张军萍、兰云科、程美华、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研制团队、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运行部、铁路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11个先进个人(集体)荣获“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称号。
布袋院士
赵东元,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化学基础理论和化学应用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发明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荣获多个国内外重量级学术奖项,研究成果也转化催生出了介孔碳超级电容器、钯介孔碳催化剂、铜锰介孔碳催化剂等产品,利用于北京奥运村、上海世博会等场景。科研之外,他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培育青年研究人才,从教30余年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和创新求实,桃李遍天下。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等。
新时代育种人
罗利军,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资源研究,创新培育了节水抗旱稻,解决了水稻高产优质与节水抗旱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我国水稻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发明了“双向选择”以整合抗旱性和产量的育种新技术,建立了“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在水田生产节水50%,减少碳排放90%以上。他积极从事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节水抗旱稻及其配套生产技术对乡村振兴与科技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海洋强国『追梦人』
严兵,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他深耕海洋装备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30年,领衔“严兵浮式起重机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多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海上大型浮吊,助力港珠澳大桥等多项“世纪工程”建设。2022年,研发出国内出厂最大的2000吨绕桩式海上平台起重机等一系列新机型。参与编写相关行业标准,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事业培育新一代人才,持续走在世界海洋装备行业开拓创新的前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上海杰出工程师等。
信义老兵
施德华,男,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嘉定区安亭镇讴象社区居民。他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服役,于1967年代初奔赴前线,执行边境军事任务,所在的中队先后有26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完成牺牲班长生前殷殷嘱托,他历经艰辛,耗费大半生精力,足迹遍及全国,寻找到了26位烈士的亲属,给他们送去烈士生前的珍贵信息,并送上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他主编完成《烽火劲旅》一书,记录部队指战员的英雄事迹,以此缅怀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战友。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等。
船舶工匠
胡传硕,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班组长。他凭借对工作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成长为国内船舶制造业领域卓越的钳工技能带头人,先后参与建造了多型国家重点战略高新产品及重点工程项目,完成了“远望”号航天测量系列船、大型液化气船、自卸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建造工作。他自主研制的16项船舶专用工装中,有3项获得国家专利,通过多种独创工艺,填补技术领域空白,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
『小城』大管家
张军萍,女,汉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社区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身为上海最大的四万人开放式社区——上海康城的“大管家”,10年时间里用“绣花针”精神将社区治理做精做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听民声、解民忧、集民智,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美好社区“合伙人”“当家人”。疫情期间冲锋一线,组织2600余名志愿者同心守护社区平安。不断探索超大型社区管理的有效路径,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巾帼力量。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戎耀先锋
兰云科,男,畲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他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坚持扶志助学,设立“兰云科专项奖学金”,坚持结对帮困,结对革命老区伤残退役军人,累计捐赠资金3760多万元,坚持拥军优属,安排就业岗位4200多人。武汉疫情时,捐款500多万元人民币和防疫物资,并带领7名退役军人志愿者进驻金银潭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坚守87天。2022年上海疫情严峻时,他组织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共计3600余人次参加志愿活动。曾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退役军人创业模范等。
非遗『守艺人』
程美华,女,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总设计师。50年前入行丝毯编织,凭借勤劳与天分成为技术骨干,挑起了传承创新的大梁。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上不断突破,艺术风格在国际舞台上独树一帜,作品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等重要馆会收藏、陈列,将金山丝毯打造成闪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2016年,“金山丝毯织造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她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航天筑梦人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研制团队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总体研制工作。作为上海航天总研制的首个载人航天飞行器,该团队研发的梦天实验舱,于2022年11月圆满成功发射任务,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舱段转位,实现了中国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的完美收官。该团队打造的梦天实验舱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实验,是空间技术应用研究“梦工场”,为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迈向世界领先水平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
长空勇士
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运行部成立于2014年,主要负责国产民用飞机的试飞实施、试飞组织、设计支持、健康监测、安全管理等工作。部门努力追求“安全试飞”和“高效试飞”目标,全力保障ARJ21批产交付突破百架、C919取证和首架交付。截至目前,已组织实施完成各类飞行试验3308架次,累积试验时间9901小时。在完成试飞任务的同时,部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凝聚力,打造成为“政治先锋、文化先锋、技术先锋、战斗先锋”集体。曾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模范集体等。
旅客“贴心人”
铁路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分设于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是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暖心帮扶的团队,每日为旅客提供日常问询解答、老幼病残重点服务、遗失物品快捷查询、免费租借轮椅担架等多项便利服务。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团队成员坚守70多天,做好援沪医护人员接送和物资转运工作,共服务医疗队40批、1.7万人,协助运输医疗物资24批、2.9万吨,核酸样本12批、131.2万份。现如今,团队已成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红色文化阵地、彰显新时代劳动者精神风貌的舞台和洋溢社会文明新风的窗口。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
陆科肖、陈明青、杨戌雷、朱蕙娟、覃海洋、潘阿锁、顾晓芬、陆学峰、“睛”益求精 守护光明团队、上海浦东新区三栖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保障志愿服务队、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11个先进个人(集体)荣获“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
揭晓活动上,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全国劳动模范”徐小平、刘维新、陶依嘉、李春风,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尚长荣,“2019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赵宪珍等为当选年度人物颁发证书和奖杯。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出席揭晓活动,主办单位、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揭晓活动
播出时间
东方卫视9月19日上午9:01分播出
新闻综合频道9月20日晚22:30分播出
新闻综合频道9月23日上午10:35分重播
本次活动以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中,本市涌现的事迹突出、精神可嘉、社会认可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推选对象,通过320万市民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推选出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中,有扎根科研一线、投身科技攻关的专家学者;有刻苦钻研、助力中国梦实现的大国工匠和项目团队;有在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征程中脱颖而出的时代先锋;有扎根基层,平凡中见伟大的城市追梦人;也有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激励人们向善向上的道德践行者。他们生动践行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展现了各行各业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时代画卷。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自2011年举办以来,前11届已选树了121位事迹感人、精神可嘉、催人奋进的典型模范,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汇聚成了这座城市鲜明的精神坐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在广大市民的记忆中闪闪发光。
9月19日起,本市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将集中推出本年度先进事迹报道,公益宣传平台展播人物海报和专题宣传片,地铁人民广场站等推出主题展,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凝心聚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