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松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扶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牵头的“茸城非遗 承古焕新”项目,在广富林遗址公园三厅广场的“非遗雅集 布曲盛宴”活动中迎来收官。从3月启动至10月,该项目不仅超额完成活动计划,更以多元创新形式让松江非遗“活”进大众生活、“火”出传承新局。
活动“超量”推进,非遗传承跑出“加速度”
项目实施期间,团队累计开展14场公开活动,大幅超过“月均1场、全年8场”的原定目标,以密集且丰富的实践,让松江非遗传承与传播“超预期”落地。
在高校举办非遗体验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非遗市集
场景全域覆盖,非遗走进万千生活空间
活动足迹遍布高校、社区、非遗传习基地、公园及党群服务中心等多元场景: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樱花树下,到泗泾镇金地二村居委会的活动室;从方塔公园的非遗市集,再到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展示台…… 非遗文化在校园、社区、文旅场所等不同空间“落地生根”,与市民生活深度交融。
在金地二村举办非遗活动
在方松街道举办非遗活动
受众全民共享,非遗圈粉“全龄层+国际化”群体
青年学子、青少年、国际留学生、中外师生、社区居民,甚至祖孙三代家庭都踊跃参与,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国际化传播”的广泛影响,让非遗不再是“小众文化”,而是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海内外青年学子体验松江丝网版画/顾绣/十锦细锣鼓等非遗项目
祖孙三代传承松江竹编非遗项目
形式创新破圈,非遗撞上“科技+创意”火花四溅
项目玩法不断创新:既有剪纸、竹编、顾绣等传统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也有“松江非遗IP设计大赛”“当传统非遗遇见AI创作赛事”的新潮尝试;更通过“十锦细锣鼓直播”让古老艺术“破圈”传播,让非遗与现代科技、潮流创意碰撞出别样火花。
松江非遗IP形象设计大赛一等奖:华小亭
松江布服饰AI设计大赛一等奖:云澜裳
宣传赋能传播,非遗活态传承见实效
活动还借助“文明松江”“上海松江”“悦洞泾”“新桥风”等区镇官方新媒体平台和“上经贸大会展与传播学院”等媒体平台,通过新闻推送、视频展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同时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家庭好家风培育,真正实现了松江非遗“活态传承”与“社会价值提升”的双向突破。
附录 “茸城非遗 承古焕新”活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