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10

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 +”赋能文化传承,点亮群众精神生活

来源:
文明普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海派特色文化,增强居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响应号召,创新开展 “文明实践+”系列活动,通过“文明实践+非遗传承”与“文明实践+海派文化”两大核心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送达社区与家庭,为居民打造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体验,让文化魅力在互动中持续绽放。


文明实践+非遗传承:沉浸式体验,木偶艺术入人心

8月27日,首场木偶剧展演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举行。上海木偶剧团带来的《偶戏奇观》,堪称海派木偶艺术的“全景式盛宴”——不仅涵盖多种经典木偶表演形式,更精心编排了《木偶介绍》《蛤蟆与鹅》《红绸舞》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花果山等特色节目。其中,《木偶介绍》用通俗语言拆解木偶制作工艺与表演技巧,帮助青少年揭开非遗艺术的神秘面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花果山片段,则将经典神话故事与木偶表演深度融合,让青少年在熟悉的剧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小观众们热情高涨,积极与演员互动。家长李女士感慨:“平时孩子总依赖电子产品,这次却全程专注,还主动追问木偶原理,这样的非遗体验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既丰富了暑期生活,又让孩子亲近传统。”



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将“文明实践+非遗传承”模式进一步延伸至节日场景,以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为牵引,创新开展文化浸润活动。在万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单身青年们沉浸在木偶音乐剧《灰姑娘与水晶鞋》中,感受品味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树立了健康向上的婚恋观。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邀请社区24组亲子家庭参加“品中秋韵味,赏木偶好戏”手工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发挥想象,从结构组装到关键部位上色,亲手打造出色彩斑斓、独具个性的木偶,在实践中深度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文明实践+海派文化:芭蕾艺术进社区,高雅魅力润生活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至哪里。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以“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联合上海芭蕾舞团,在真如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办“海派文化进社区”系列——芭蕾艺术导赏活动。上海芭蕾舞团艺术创作部主任、二级编剧时黛围绕芭蕾舞剧《百合花》展开深度讲解,先导片《情愫》的播放让观众提前感受《百合花》的艺术魅力。期间,4名年轻芭蕾舞演员现场演绎剧中精彩片段,她们以轻盈的舞姿、精湛的技艺,将剧中人性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不少居民在活动后表示,“以前觉得芭蕾离生活很远,这次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欣赏,还能通过讲解读懂红色经典背后的故事,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提升了艺术修养和精神境界。”



接下来,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 +”系列活动,加强与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木偶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的合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让更多优质文化走进社区、融入百姓生活,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在扎根基层中滋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