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上海市虹口区是一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四川北路街道作为虹口“文化三地”的重要承载区,区域内有着51处革命旧址遗址、占比全市12%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100多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印迹,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和“天然的党史学堂”。近年来,四川北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推进理论宣讲工作,先后成立“川北新动能”市民宣讲团、“川域青流”青年宣讲队、海上旧里解说团、鲁迅故居志愿者讲解团、海派弄堂“导游”等宣讲队伍,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加强宣传队伍和阵地建设。2025年,街道通过社会招募、前期海选、现场比拼等形式,遴选了地区内15位党员、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组建四川北路街道“文化三地”宣讲团,立足区域丰厚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持续组织宣讲员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进单位等,生动讲述虹口“文化三地”精彩故事。
在“文化三地”宣讲团成立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宣讲员积极备课、精心设计,深入挖掘区域内的文化故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场宣讲活动。
鲁迅故居志愿者讲解团徐欣然老师分别带着00后团员顾珮琳和80后团员王宗乐走进三中心幼儿园,用童趣化语言为孩子们送去了“一条神奇的故事街”,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街道李白民兵先锋队的瞿俊为社区来访人员讲述了《鲁迅先生的15分钟生活圈》。
街道“文化三地”宣讲团团长郭杨俊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为来访的亲子家庭开展宣讲;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店长王文彦作为新团员为社区文化爱好者开展了宣讲。
新团员梁玮琳带着鲁迅纪念馆的专业讲解员们实地走访、现场讲述了景云里的故事;来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于钟涵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为居民进行“文化三地”宣传;95后团员曹雨薇和新团员鲁加森在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木刻讲习会文化会客厅为来访的200多名中学生进行宣讲。
通过一系列的生动讲述,“文化三地”宣讲团的宣讲员们以区域内文化故事和城市文脉为切入点,宣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持续深化理论宣讲工作,展现了虹口“文化三地”的勃勃生机。
四川北路街道“文化三地”宣讲团和“川北新动能”市民宣讲团、“川域青流”青年宣讲队、海上旧里解说团、鲁迅故居志愿者讲解团、海派弄堂“导游”等队伍将深入实施街道的“文化赋能活力工程”,提升队伍素质、丰富宣讲方式、打造宣讲品牌,为创新引领四川北路提升发展注入文化内动力,为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探索新路径,持续赋能虹口“文化三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