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5-09

黄浦江零公里处的文明答卷

来源:
文明松江

近年来,石湖荡镇坚持以特色点建设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构建高质量文明实践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640.png


一、以“服务 + 共建”聚合力,织密文明实践网络

浦江之首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点启用以来,始终围绕“浦江之首”区位优势,整合属地部门、社会力量等资源,推动阵地“物理空间 + 功能体系”双融合,将文明实践活动延伸至景区、辐射周边,构建“15 分钟文明实践圈”。同时优化点位布局:在文明号列车内展示中国火车发展史与松江科创走廊历程;增设“一江一河”景观小品、非遗文化展示墙、文明打卡点等多处“新地标”,打造多元文化传播与文明引导平台。积极拓展文明实践“朋友圈”,强化与高校联动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深化共建。既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又借力高校优势在新闻宣传、活动策划、志愿服务等领域探索合作,吸引市民与大学生群体共同参与文明实践。


640 (1).png

文明号列车


640 (2).png

“一江一河”景观小品


640 (1).jpg

非遗展示墙


二、以“文明 + 文化”厚底蕴,滋养文明实践沃土

秉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理念,依托优质文化活动赋能文明实践。经过多年品牌培育,“浦江之首”已成为文化活动集聚地,第30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颁奖典礼、上海朗诵艺术界等一批市、区级文化活动品牌入驻。承接优秀展演溢出效应,结合重大节点,推出“浦江升明月 云间共此时”文明集市、“壹起奔跑 一路生花”健康跑、“浦江童话创想日”等活动,赋予文明实践“文化 +”内涵。以“浦江之首”景区为核心,活化春申堂、水文化馆、绿皮小火车及涵养林、有米社区等资源,构建集科普教育、非遗展示、文创体验于一体的活动体系。今年新落成的非遗传习基地、青少年农事体验中心,通过静态展示、动态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活动,使浦江首成为青少年研学热门地,实现“文化风”带动“文明风”。



三、以“农业 + 文旅”创特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荡里有米产业社区,挖掘 “浦江之首”、平移社区、保留村庄、涵养林地等节点价值,探索“农业 + 文创 + 旅游”融合模式,汇聚水文化、农耕文化与江南文化。以“文明村 + 乡村游”为载体,推出“浦江之首”文明实践护照及“水文化”“米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4 条打卡路线,通过“云间行走”、“风尚云间”亲子跑、“荡里少年行”文明实践夏令营“小水滴” 志愿讲解营等活动载体,引导文明旅游、传递生态理念,让市民在一站式商旅文体展活动中直观感受文明与文化的双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