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情不减!这个夏天,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继续“超长待机”,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场充满创意与温度的文化盛宴。从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到职业体验的趣味探索;从国潮文化的年轻力碰撞,到红色教育的初心之旅……200余场精彩活动,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浸润心田。
长寿路街道
7月上旬,长寿路街道联合多方开展“邮政小当家”职业体验文明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营业厅全流程业务、分拣区实操、劳模讲座及盖邮戳、分拣报纸等实践,深入感受邮政工作的严谨高效与多元服务。活动以“职业启蒙+实践育人”为核心,传递“匠心传承、责任担当”的职业精神,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职业内涵,深化社会认知。
曹杨新村街道
曹杨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开展“指尖非遗 童趣匠心”面塑制作活动。活动以数字媒介为切入点,志愿者通过动态视频系统阐释面塑技艺的千年传承脉络,展示面团、塑刀等专业工具,并示范仙人掌盆栽的捏塑技法。青少年们运用揉、捏、搓、剪等技法,融入个性化表达,将面团转化为充满童趣的创意作品。活动通过“观、学、做”三位一体模式,让非遗技艺在指尖流转中焕发新生,使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对文化传承的认知。
长风新村街道
长风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携手紫御豪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国潮墨韵古色书灯”手工制作文明实践活动。老师以水墨丹青、古典纹饰为引,讲述千年文化密码,指导孩子们亲手拼装书灯。一盏盏古色书灯在指尖绽放,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出奇妙火花,互动中传递着"文明传承"的火种。这场沉浸式手工实践,让传统文化从纸上跃入生活,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活注脚。
宜川路街道
宜川路街道联合多部门开展“宜成长 职体验”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孩子们作为“小小体验官”,观摩窗口服务流程,学习自助终端操作,体验引导居民、协助办理社保查询等政务服务,在实践互动中感悟“人民城市”理念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通过角色扮演一日工作人员,孩子们不仅掌握基础政务技能,更深刻理解社保对人生的长远意义。活动以沉浸式职业体验为载体,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社会责任的种子。
甘泉路街道
甘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手绘里弄风筝·放飞沪上记忆”主题文化活动。现场,志愿者老师以老上海里弄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民俗绘画展示,系统讲解海派非遗技艺。在实践环节中,孩子们以风筝为载体,将卡通元素与传统纹样相融合,创作出兼具童趣与文化底蕴的作品。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留下独特暑期纪念,更通过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年轻群体。
石泉路街道
石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多部门,携手临沂志愿团队开展“童梦连心 云笺送暖”临沪青少年结对活动。14位“沪小泉”与12位“沂小蒙”通过“名字叠叠乐”“你比我猜”等游戏进行互动,当临沂竹编小笼引发惊叹时,两地少年在协作猜题中增进默契。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以传统技艺为纽带,用童真互动作桥梁,让两地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建立深厚情谊。
真如镇街道
近日,真如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办“小小红船心向党 童手巧筑百年梦”主题活动。志愿者老师以党史学习教育开场,阐释“红船”承载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系统讲解模型拼装技术要点。随后开展的亲子协作环节中,20余组家庭配合默契,成功完成红船模型制作。活动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既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更让红船精神在亲子共学中实现代际传递,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鲜活力量。
万里街道
7月中旬,万里街道开展“i科技 i动手”工智能吞币机器人科普实验活动。现场,小创客们化身“电路工程师”,用刀闸开关搭建串联电路,通过导体导电原理操控机械臂精准“吞币”。当存钱罐遇上黑科技,金属触点瞬间激活机械运动,硬币在齿轮转动中完成奇妙"投喂"。活动让物理知识从课本跃入指尖,在电路搭建与机械组装中,悄然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长征镇
长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巧手捏万象·童心传非遗”暑期活动,以国家级非遗"广东醒狮"为载体,构建“认知-体验-转化”三位一体传承模式。专业导师解析醒狮文化历史与精神后,指导青少年运用揉、搓、捏、贴等技法塑造醒狮造型,通过梳纹、组装等细节处理实现传统技艺与童趣创意的融合。活动将非遗保护与文明实践深度结合,在指尖创作中完成文化感知与实践传承的双向转化。
桃浦镇
桃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红色光影·画映党恩”玻璃立体画DIY活动。专业导师指导构图与堆叠技巧,居民们以“年年有余”“恭喜发财”为主题创作,前者用蓝色渐变玻璃打底,勾勒灵动锦鲤,多层叠加与闪粉点缀营造水中游弋效果;后者以红色为主调,组合元宝、灯笼等传统元素,金箔点缀年味十足。创作中互动交流热烈,将党恩祝福融入光影作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