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4-04

收好这份安全锦囊——让你远离网络“阿诈里”

来源:
嘉定教育
目前,以中小学生为目标对象,以添加明星好友、网络游戏充值、提供线上赚钱渠道等为手段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导致多人上当受骗,严重危害财产安全,扰乱了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新型诈骗形式层出不穷,诈骗手段多种多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学生的反诈安全宣传教育,学习反诈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识骗防骗意识,提升防骗能力,我们特意总结了一些针对在校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案例),并附送一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锦囊,让大家一眼看透网络骗局、远离网络“阿诈里”(“阿诈里”在上海方言中指的是“骗子”),以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学生被诈骗案件的发生。
常见网络诈骗类型一
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装备,代练升级诈骗。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游戏,骗子利用其心智不全、防骗意识不高的特点,冒充游戏玩家、异性玩家、游戏运营商等以低价交易、免费赠送皮肤、装备、代练等幌子实施诈骗。

常见网络诈骗类型二

明星后援粉丝团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中小学生追星效应,通过建立微信、QQ粉丝群,制作虚假的明星应援截图,诱骗粉丝集体充值捐款刷礼物或者以明星过生日、开演唱会给粉丝发福利、送签名照片等,以“福利价”要求汇款,随后以账户冻结为由缴纳保障金。

常见网络诈骗类型三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有的同学通过兼职刷单赚钱,这种做法不但违法违规,而且陷阱多多,千万不要贪图小利小惠,警惕对待“小投入大回报”的工作。

常见网络诈骗类型四

冒充老师收取培训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子女家长进入班级群,将头像修改成班主任同款,以老师的口吻要求家长线上缴纳培训班费、书杂费等,家长不经核实便转账汇款而被骗。

骗子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精准定位”“因人施策”,因未成年人戒备心不高,警惕性不强,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落入精心布局的“诈骗陷阱”。

案例1

某校初中生在家中用家长手机刷视频时看到免费领游戏币信息,其扫码加群后被群管理谎称其违法需要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因受害人害怕,遂按照对方要求进入支付软件转账被骗7892元。

案例2

某校初中生在家中浏览“小红书”时,有人问其要不要加明星微信好友,其同意后,扫描对方二维码,添加为好友后,对方称明星微信号被泄露要验证其身份,其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转账被骗5996元。

案例3

某校初中生,报警称:其在家中通过QQ与一陌生人聊天,对方称赚钱渠道可带其赚钱,其信以为真,并在对方引导下使用家长手机指定银行账户转账被骗5000元。

案例4

报警人称孩子的班级群中有人冒充班主任老师,通知学生家长缴纳学习资料、练习题试卷等资料费,经与班主任核实后发现群内发布通知的人非老师本人,多名家长被骗,损失金额达6000余元。防范网络诈骗安全锦囊

家长篇

1.时刻保持警惕,从自我做起,提高防骗能力,摒弃快速获利心理,为孩子树立防骗识骗榜样。同时,控制孩子上网娱乐的时间,提醒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进行钱款交易,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2.在设置手机支付密码时,不要与手机锁屏密码一致,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付款密码,也不要使用免密支付功能,从根源上切断钱款流失的可能性。
3.一旦孩子发生被骗事件,切勿责怪,耐心与孩子沟通教会孩子正确、理性追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消费观,和孩子一起学习、科普反诈知识。

学生篇

1.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账号、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如果不幸受骗,请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警。

2.不轻信任何宣传免费送游戏皮肤或游戏道具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3.不轻信“未成年人转账违法”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汇款时需提高警惕,如被恐吓、威胁或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报警处理。
4.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不参与网络刷单,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5.不轻信网络上随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信添加陌生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6.请勿盲目追星,不要被披着明星外衣的骗子们所蒙骗,多看新闻提高反诈意识,不随意点击网站链接、扫码转账。

此外杀猪盘类(网络虚假投资、线上博彩)、虚假贷款类、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退货等诈骗类型多发,提醒您一并防范。

锦囊妙计,一招制敌:不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