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政局举办“民服务·真为侬”——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集中展示暨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经过探访交流、培育指导、展示推介、专家评审和网络评选等程序,奉贤区申报的《“拾光”留影十年,让爱撒满贤城》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优秀项目”和“人气项目”两项大奖。
“拾光”留影十年,让爱撒满贤城
他们是一群摄影业余爱好者,是一群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普通人,是一群乐于为老人带来欢笑的青年人。他们给自己取名叫“拾光”,寓意为“拾起老人美丽的笑容,定格老人幸福的时光”。
他们坚守一份初心,十年如一日奔赴在奉贤全区各村居,至今已走进40余个小区、120多个行政村,为17000余名老人免费拍照,打印照片19000余张。他们是奉贤区金海街道“拾光”志愿者服务队,带头人郑瑜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始于初心,源于热爱
2013年初,“拾光”团队带头人郑瑜在一次工作中了解到,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拍过一张生活照,好多老夫妻也没拍过一张合影照,还有的老人想要留下一张体面的晚年照。郑瑜把情况转述给身边一群爱好摄影的小伙伴,大家都深受触动。就这样,他们一起走进奉贤社区、农村为老人免费拍照。这份公益心也慢慢得到身边更多青年朋友的支持和认可,大家纷纷加入其中,团队也从一开始的3人慢慢发展到现如今的45人。十年的坚守,历练了这支青年志愿团队的担当与责任。
无畏困难,坚守热爱
十年间,郑瑜和“拾光”团队也曾遇到家人不解的时刻,还曾面临老人的误解和小伙伴的离开。最难的时候是团队成立的前两年,有一次,团队分三组同时前往三个行政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但是,三支队伍几乎都被误认为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拍摄,一天下来才拍了十几位老人,团队有成员不解地问道:“老人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给他们拍照吗?”
面对现实,郑瑜陷入沉思。在那之后,他召集几位团队骨干成员重新调整思路,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对老人需求的分析,他们陆续开展几项公益项目,慢慢打开了公益摄影之路。
未来可期,共赴热爱
近年来,随着郑瑜和“拾光”团队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各行各业的爱心青年陆续加入“拾光”之列。这个团队就像一条纽带,让青年和老人逐渐有了交集,让心灵和心灵有了更亲密的交流,让热爱和梦想有了碰撞。
2022年9月,团队带头人郑瑜自费从二手市场淘了一辆“小破车”,把它改造成“拾光”冲锋车,“拾光”团队以小车为阵地,在全区开展志愿活动,希望吸引更多热心志愿的青年寻找自己的人生舞台和社会价值。
2022年9月,“拾光”团队和奉贤新城新青年驿站联合开展“新青年 益拾光”项目,伴随着“斐凡”、“湾医青年”等公益团队的加入,“拾光”不再仅仅是为老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更成为每个参与者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载体。他们也将开启第二个十年的目标:拾起青春梦想,点亮满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