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征文展示

第三章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扎根上海,筑梦浦江

发表时间:2023-04-14

2006年,丛中芹怀揣着梦想从山东枣庄来到上海,进入了浦江游览大家庭。16年来,她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由于表现突出,从最基础的服务员岗位晋升到如今的游轮服务主任,带领班组成员做好游船的各项工作。她说:“16年来,有过心酸、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切身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与谦和。”通过辛勤努力与对岗位的热爱与执着,丛中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模”等多项荣誉,同时也真正成了一名“新上海人”。

初入浦江

如今的丛中芹是久事旅游所属浦江游览公司的游轮服务主任,负责工作分配、轮班安排、劳模工作室大小事务……谁承想,当年初登游轮的丛中芹,却连坐船都会晕。丛中芹回忆说,当年的游轮装饰得古色古香,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格,本以为在游轮上为游客服务很风光,没想到第一次登船就晕得厉害。船一靠岸,丛中芹脸已煞白,来到岸上大口喝水。她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

“在上海毕竟没有根基,想生活得更好,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融入城市生活,不仅仅是有一份工作,更要一个落脚点。”丛中芹说,“当时一心只想跟晕船磕到底,于是每天上班都带上晕船药。”就这样,她在浦江游览船上从一名基础服务员做起,每天宣传安全知识、讲解两岸景观、做好清洁卫生。她对客人服务细心周到,对工作没有怨言,脏活累活抢着干。有时候看丛中芹脸色不好,老同事都会关心地说:“小丛是不是又晕船了?先歇会儿吧。”丛中芹总是笑笑道:“没事,吃了药不碍事。”就这样,她吃了一个月的晕船药,有一天包里药吃完了,她却并未感到不适,从此算是完全适应了游轮上的工作。

克服了晕船,对丛中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欣喜之余,更大的挑战在等着她。作为从山东枣庄来上海打拼的外来媳妇,普通话一直是她的短板。让丛中芹印象深刻的是,刚进单位时,带教师傅在游轮上为顾客介绍,讲到一半把话筒交给丛中芹,让她接着讲。后来讲了什么丛中芹已记不得,但讲完后当时的船长就对她说:“刚才你在给游客介绍时,地方口音太重了,回去要好好练普通话。”

自那以后,丛中芹便一直勤奋练习普通话。因为在游轮上工作,遇到的多数是外地游客,丛中芹说:“我们不仅要服务周到,更要向游客介绍上海,我们的表达也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也基于此,如今作为“丛中芹游船服务劳模工作室”的领头人,她很注重团队成员在礼仪、讲解等方面的表现,时常和大家分享一些服务心得。

匠心筑梦

万事开头难,克服了最初的困难,丛中芹从浦江游览服务员到领班,再晋升为如今的服务主任。2017年在公司的引领下,以创新游船服务为中心,由劳模、先进及一线班组长组成的“丛中芹游船服务劳模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以“匠心筑梦、真诚服务”为理念,持续带领工作室聚焦企业发展战略,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级。

2019年,丛中芹劳模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丛中芹带领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平时的服务中,他们经常会遇到有客人为了欣赏风景,把桌子搬到室外,接下来就会有其他游客学着做,这样不仅影响通道,也有安全隐患。许多同事对此很头疼,常常和丛中芹抱怨。丛中芹便毫无保留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做法:“我会和客人们说,‘如果我出去玩也喜欢到风景美的地方,但是让大家到室内坐是为了安全。’这里先要和他们达到共情,站在游客的角度来思考,然后再提出安全,这点也是为他们着想,这样客人会觉得我们真心为了他们,也避免引起矛盾。”诸如此类的沟通小技巧,丛中芹遇到案例就会和同事分享,帮助大家一起提升服务质量。

日常工作中,同事们都会亲切地称丛中芹为“虫虫姐”,有什么问题都会来请教她,丛中芹也会知无不言地解答。丛中芹常和大家说:“浦江游览有限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从来到这里开始,周围同事就给予我很多帮助,现在我也要把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看到现在的年轻同事,就像见到16年前的自己。他们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很多未知,我要帮他们找到自信,带着‘小浪花’们不断‘乘风破浪’。”

16年来,丛中芹带出了上海市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三八红旗手、市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工作者。服务团队先后完成了国内外重要宾客的政务接待任务,受到一致好评。曾有一位宾客留言:“你的微笑让人感到亲切,你的讲解比专业导游还要好。”丛中芹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带领服务团队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贡献力量。

砥砺前行

疫情考验精神,逆境锤炼意志。居家防疫期间,丛中芹一边带领组员开展线上学习,一边化身为社区志愿者,投身所在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发扬劳模精神、诠释党员担当。丛中芹说:“我们小区保安隔离了好几位,人手不够,我在大门口主要负责消毒快递、居民出入扫码登记、测量体温,我们既要解释又要严格管控,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挨骂是常有的事。但能为居民邻居、社区居委和上海防疫工作尽个人一点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我觉得非常值得。”她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也得到了社区居民及居委的一致认可,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志愿者”。

浦江游览再次向游客开放后,为了防疫需要,服务人员全程需要佩戴口罩。口罩起到了防护作用,但同时也遮挡了大家的笑容。看不到服务人员的笑容,便少了几分给游客的温暖。如何在佩戴口罩的前提下又能传递一线岗位的微笑服务?丛中芹召集劳模工作室成员集思广益,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让口罩“笑”起来。大家分工合作,从网上下载笑脸,贴在口罩上。戴上“笑脸口罩”在游轮上亮相后,游客纷纷夸赞:“你们真是用心良苦,很温馨!”丛中芹也说,在场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扬帆远航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恰逢“十四五”开局,浦江游览公司先后推出了“溯源百年壮丽征程,汲取前行文化力量”党史学习教育产品。丛中芹带领劳模工作室成员充分挖掘黄浦江两岸的红色景点,收集红色历史,开展“红色印记”讲解服务技能比赛,分析归纳讲解经验和讲解标准,作为重点“服务品牌”,培养出一批红色讲解团队。

2022年,为了进一步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浦江游览与中共一大会址强强联合,立足党的诞生地,以党的创建历史与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以“红色文化”和“浦江游览”为基础,打造了“党的诞生地主题游船”。丛中芹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成立了“红色宣讲团队”,整理出了循环主线和小循环主线的红色讲解导游词。主题游船航线先后经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杨浦滨江及世界会客厅等重要地标性建筑,每一处建筑群都是一个时代的写照,通过对建筑集合的解读,能够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走进新时代的伟大历程。6月初试运营时,红色宣讲团队参与了介绍和讲解,获得了一致好评。

丛中芹来浦江游览的16年,也是浦江游览公司蓬勃发展的16年,她亲身见证了浦江两岸的变化,也亲身参与了浦江游览事业的建设发展,她说:“从租房到买房,作为新上海人的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我们公司的培养与帮助,感恩上海这个有温度的城市,我唯一能回报的就是用心工作,带好团队!未来,我们一定会以更好的产品、更棒的体验、更高的格局、更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浦江游览的新传奇!”

供稿: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明办

作者:张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