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蕴敏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的国际造口师,负责造口、疑难伤口的护理。这一天,蔡蕴敏看完门诊,和往常一样提着两个药箱,疾步在医院的走廊间。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会诊病人需要她去检查、换药,小雪是其中的会诊病人之一,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位病人。
当蔡蕴敏随着王医生和护士来到小雪的病床前,蔡蕴敏不由得一阵心疼。眼前的女孩极度消瘦,最突兀的就是那因病变而膨胀的腹部,躺在那里就像怀胎数月的虚弱孕妇。蔡蕴敏放下药箱,准备开始帮小雪检查伤口。
“等一下,我要拉上床帘!”一个虚弱但坚定的声音制止了所有人的举动。
众人一愣之后,王医生首先提出了反对:“小雪,现在外面天已经暗了,虽然病房里的灯都开着,但是一拉上床帘,你那里的光线就会明显不足,这会给检查带来难度。”
小雪妈妈也赶紧说:“是呀,小雪,听医生的话,别拉床帘了。”但是,小雪摇了摇头。
蔡蕴敏看了看外边逐渐暗下去的天色,又看了看周围的灯光,不禁皱了皱眉头。然而,当她望向病床上用手死死按住被子的小雪时,她的心弦被触动了,不由得说道:“好!拉上床帘。”正当众人不解时,她又轻柔地解释道:“可以用手电筒增加光源。等一下,小雪妈妈留下来帮我打着手电筒,其他人都先出去吧!”
拉上床帘后,空间更显得狭窄。蔡蕴敏仔细检查了小雪的伤口,然后熟练地为小雪处理起伤口来。虽然有手电筒的辅助,然而光线还是不够明亮。为了能看清伤口,更好地处理,蔡蕴敏只能尽可能地凑近伤口。小雪静静地看着忙碌的蔡蕴敏,感受到她温热的气息喷在自己的肌肤上,小雪感动了。在手电筒的光晕下,小雪觉得蔡蕴敏就像是一位天使,不仅悉心照顾着病患的伤口,也维护了病患那极易受创的尊严。
小雪原本是一个漂亮、聪明,人见人爱的女孩,热情、开朗、乐观的个性使她身边总是充满了欢笑。然而就在小雪花一般绽放的时候,老天却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小雪患上了假膜性黏液瘤,虽然已经做了切除,但是目前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方法了,腹部有多处感染伤口,必须经常换药。虽然饱受病魔的摧残,但小雪依旧灿烂、乐观。
一段时间内后,小雪出院了,但依旧会来蔡蕴敏的门诊检查、换药,一周三次,从不间断。然而有那么一周,本该是小雪换药的日子,小雪却都没有来,蔡蕴敏心里充满了担忧。这一天下班后,蔡蕴敏提着药箱去了小雪家,她要亲自问问小雪:“为什么不准时来换药?”
但是,当蔡蕴敏看到小雪时,却得到了一个犹如惊雷的答案。“蔡老师,我想死,但是现在我连爬到窗台的力气也没有。”当小雪噙着泪水,虚弱地吐出这句话时,蔡蕴敏的心都碎了,她轻轻拥住小雪,急急地说:“傻小雪!你怎么能忍心让我们每一个爱你的人去承受突然失去你的痛苦呢?”
“你看看我的身体,到处流淌着肮脏的臭水,为什么还要残留着生命让别人唾弃,让家人难过呢?”小雪说完,痛苦地闭上眼睛,泪水淌了下来。
“不会的,小雪,你要相信我,我能帮助你把伤口处理好。我……”蔡蕴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但是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她要帮小雪上门换药。
第二天,蔡蕴敏就把小雪的情况和她的决定向上级作了汇报。很快院领导同意了,蔡蕴敏团队的队员们知道后,也纷纷加入了为小雪上门换药的行列。
接下来的日子,蔡蕴敏坚持每天下班后去给小雪换药、帮小雪翻身、陪小雪说话,如果哪天她不能过去,就会由她团队中的一人代替她去,风雨无阻。一天,两天……三个月过去了,由于每天换药,小雪的伤口得到了控制,难闻的味道也减轻了许多,然而小雪依旧消沉,没有言语,没有笑容,用自己的沉默抗拒着治疗。但是,蔡蕴敏她们并没有放弃,除了定时给小雪换药、翻身外,她们还想方设法地开导小雪。
接近年末的一个周末,蔡蕴敏去给小雪换药,不料走得太急,不小心把脚崴了。当蔡蕴敏拖着病腿,一拐一拐地出现在小雪面前时,小雪忍不住哭了:“蔡老师,我再也不逃避了,我要快点好起来!”听到小雪这么说,蔡蕴敏激动地一把抱住小雪,噙着眼泪连声说道:“好小雪,太好了,你终于想通了!”一旁的小雪父母看着这对拥抱在一起的人儿,禁不住泪流满面,他们打心眼里感谢这位蔡老师,是她在医治小雪伤口的同时,也治愈了小雪的心灵,让她重燃了生命的希望。
其实这段时间,蔡蕴敏她们所做的一切,小雪都看在眼里,说不感动那是骗人。如今,蔡蕴敏不顾自己受伤的腿,按时赶来给她换药,小雪忽然间明白,与其颓废地等死,还不如快乐地过好剩下的每一个日子,这样才不会辜负了大家的付出。
虽然小雪的心结打开了,但是小雪的病情却不容乐观。腹部的伤口溃烂越来越严重了,体内的污水不断地排出来,一天之内要更换好几次纱布。蔡蕴敏的专业知识告诉她,现在的情况光靠换纱布是解决不了了,必须要换一种更可靠的办法。
一次,蔡蕴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小雪的大伤口上用了造口袋,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用了造口袋,不仅处理伤口方便,而且连难闻的气味也减轻了许多。小雪兴奋地直嚷嚷:“就用这个,就用这个!”
“好!就依你!”蔡蕴敏立刻给小雪调整了治疗方案,大的伤口用造口袋,小伤口还是用纱布。伤口处理好了,小雪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她每天都会向蔡蕴敏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小雪对蔡蕴敏的依赖和信任又增进了,她觉得,这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护士,给了她心灵上的抚慰,也让她这位病人有能尊严地活着。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再怎么坚强的小雪,再怎么乐观的小雪,终究还是无法和残酷的病魔抗衡。小雪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弱,不得不再次住进了金山医院。大家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美丽、懂事、乐观的小雪,就这样一天天地枯萎下去。
那一天,本来准备下班的蔡蕴敏看到了小雪的会诊单,于是,她顾不上酸痛的腰椎,提着药箱去给小雪换药。看着病床上异常虚弱的小雪,蔡蕴敏的心揪得发疼。这一次,蔡蕴敏好像预感到什么似的,处理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认真。每一个细小的伤口,她都认真地消毒过,敷好药、盖好伤口;每一个伤口旁边她都仔细清洁过,不留一点异物;最后还帮小雪翻了翻身体,做好局部的按摩后,她才放心地离开病房。
那天晚上,蔡蕴敏做了个梦,梦到小雪对着她 “咯咯咯咯”地笑。
第二天,小雪安静地走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蔡蕴敏和队员们泪如雨下,心痛万分。整整11个月, 134次的免费上门服务,她们已经和小雪产生了浓厚的感情,那个乐观坚强的小雪早已深深嵌在她们的记忆里。
一周以后,蔡蕴敏再一次进入了小雪的博客。在这个曾经记载着小雪快乐、失落、彷徨、成长的空间里,她发现了一篇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日志,题目叫《我要在天堂里微笑》。
我要在天堂里微笑。
曾经有个人,微笑着告诉我,无论生活对你怎样,我们都要微笑着过,天堂里只有欢乐,从来不收留泪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可恶的病魔总是害怕微笑。从此,我不再厌恶我自己,不再抱怨上天的残忍、命运的不公。
哦!是您!蔡老师!
是您,用滴滴汗水,抹去了我伤口的丑陋;用声声细语,唤醒了我生命的价值;也是您,用深深的专注,呵护我如珍宝……
感谢您!在我经历无边灰暗的时候,您的暖暖微笑,让我的世界变得明媚,让我的心灵不再迷茫。
今天,我要告诉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我将带着这份人间可贵的挚爱,微笑着走进天堂。
我要继续在天堂里微笑……
看着,看着,泪水间,屏幕上的文字慢慢地汇聚成小雪那美丽、坚强的微笑。
“咯咯咯……咯咯咯……”蔡蕴敏仿佛真的听到了小雪的笑声,那是来自天堂的笑声。
供稿: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人民政府
作者:张玉平